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前言

隨著經濟的繁榮、物質生活充裕、人類壽命延長,疾病也伴隨著人們而來。因此人們追求醫學的知識並要求醫療的精進來提昇生活品質。
在美國每年約有330萬人死於心臟血管疾病(包括到院前後),有很多的突發性心肺功能停止(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病患在剛開始發作初期心律都是呈現心室纖維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的狀況,所以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依據多年的執行與研究結果,每間隔一段時間即頒訂新版的心肺復甦術(CPR),將操作步驟經由改進為簡單易學與提昇效能,藉由此急救技能推廣普及化以增加病患及早接受心肺復甦術(CPR)的人數,進而提昇其存活率。

提昇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當患者停止心跳及呼吸後4-6分鐘腦部細胞開始受損,10分鐘即造成腦細胞不可逆的傷害。所以如何起動緊急救護系統-早期求救、早期施行CPR、早期施行電擊去顫治療及施行高級心臟救命術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最初4到6分鐘的「黃金救命時間」在四個救命程序中,前兩個步驟都有賴現場民眾在救護人員未達現場時的幫助。因此規劃一個有效的反應模式與適當的人員訓練是非常迫切重要的一件事。

提昇急救技能的目標:

〈一〉 加強安全與急救技能,推廣急救安全教育,以提昇意外事故時正確的應變處理方式。

〈二〉 增進事故傷害之預防與緊急救護能力,以保障命安全,並避免二度傷害。

〈三〉 提昇民眾接受心肺復甦術(CPR)訓練比率,以提高病患的存活率。

〈四〉 提昇事故傷害處理知能,以達到自救救人的目的。

〈五〉 建立緊急傷病處理機制,能於最短時間內達最高效能。

提昇急救技能的作法

(一) 推廣安全與急救教育,蒐集常見意外傷害之急救教材,以利推廣急救教育。

(二) 推動相關的教育訓練,培育事故傷害防制師資。

(三) 結合各縣市、社區、學校、機構共同推廣急救教育活動。

2007新版CPR流程示範影片

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常見三種心肺復甦術錯誤的姿勢



一:壓額抬下巴






正確:一手呈手刀狀壓前額,另一手食指、中指合併靠在下顎骨乳突處,下頷骨向上向後推使
氣道維持直線使呼吸道通暢。
錯誤:另一手食指、中指合併靠在下頷骨下肌肉部分,造成呼吸堵塞。
結果:無法達到氣道暢通而無法使肺部有效給氧,造成器官組織缺氧。


二:雙肘打直心外按壓




正確:雙臂伸直、雙肩與胸骨垂直,肩部在患者正上方,利用身體力量下壓。
錯誤:雙肘於按壓時彎曲,分散身體的力量,靠手臂力量下壓。
結果:胸廓按壓深度不足,施救者施力分散而易疲勞,無法達到藉由胸部按壓的動作產生
血流到身體的重要器官的目的。
 

三:心外按摩位置
 



正確:在兩乳頭連線中間及胸骨上。
錯誤:按壓位置不在胸骨及兩乳頭連線上。
結果:易造成肋骨骨折或劍突斷裂。



















杜絕網路駭客,保障帳號安全 - 馬上設定 Yahoo!奇摩安全圖章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流浪到台北


Taipei 101台北的新地標,集時尚、科技、藝術於一身,沒想到在國父紀念館取景,也不錯喔!不過提醒大家站在這頂尖流行的建築物前,要三思喔!不然很容易如同我家Becky姊姊所言,很像流浪漢。所以記得pose很重要喔!

結論

生死一瞬間黃金四分鐘「新版心肺復甦術」你學會了嗎? 新版心肺復甦術變簡單了,善用黃金四分鐘,救人一命無難事。「但是,…錯用CPR技巧,也是不行!」因為「誤按腹部」而釀成吸入性肺炎,主要是肚子裡的食物往上擠壓而梗塞呼吸道,嚴重阻礙呼吸、缺氧及吸入性肺炎,故只要對CPR觀念及技巧正確。
依據衛生署急救教育推廣與諮詢中心資料,目前全臺灣已接受心肺復甦術(CPR)訓練的民眾約100萬人,臺北市接受過CPR訓練的民眾達十五萬人以上(排名第一);而全國取得基本救命術指導員(BLS Instructor)證照近一萬人之中,臺北市就佔八千人以上,可見臺北市市民接受CPR訓練率及具指導員資格比率均為全國之冠。
依衛生署94年十大死因統計,事故傷害死亡率位居第五位,臺北市為第八位,顯示即使市民受過CPR訓練,但於第一時間勇於施救者仍十分有限,而進一步探討原因,民眾無法在黃金8分鐘之搶救時效內施展CPR技能,為「意外事件死亡」無法排除於十大死因之原因之一。
衛生署於2005年公告最新版的CPR施作方式,即希望民眾學會這套基本急救技能,勇於救人,降低不必要的生命損失。而新版心肺復甦術(CPR)與舊版的最大差異就是更簡單、更易學、效果更佳,且強調用力按摩、快點按摩【新版胸部按壓次數與吹氣比率由原15:2→改為30:2﹙速率為1分鐘100次﹚】主要是讓血液流通,使身體及腦部循環更暢通,而不再強調口對口人工呼吸。
一般人心臟停止跳動10分鐘就會腦死,因此能否掌握4至8分鐘的「黃金救命時間」遂成為是否能把傷者從死神手中救回來的關鍵,而這套新版CPR操作技術係美國心臟學會於2005年11月所公布,透過「叫、叫、A、B、C、D」六個口訣,讓民眾知道怎麼去救人,並能勇敢的去救人。
所以我們藉由此次報告,清楚的指出受訓前與受訓後的姿勢正確與否,也可讓閱讀者可以清楚的比對自己問題出在哪裡?並做出正確的修正,不僅可以讓自己的知識更上一層樓也可以救人一命!!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暑假


暑假第一個活動,台北中山堂的兒童劇,小鬼頭開心的樣子,就算劇情再無聊,也都值得。